智能家居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 單一企業難以獨占
發布日期:2017-09-22
點擊次數:238
如果從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出現“家庭自動化”概念算起,智能家居已經是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了。即便是以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建成世界首棟“智能型建筑”為起點,智能家居也已走過了三十余年的成長歷程。那么如今,智能家居市場如何?
一、市場規模分析
智能家居以住宅為平臺,以家庭為載體,通過互聯網和無線數據通信,對家庭的信息、電氣、建筑環境甚至安全隱私進行控制管理。
2015年,全球智能家庭約有1110萬戶,智能家居技術支出為156.24億美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占聯網設備總出貨量的25%,總額計610億美元,較2014年增長25%。
智能家居產業鏈長,產品種類眾多,單一企業難以獨占市場。為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如蘋果、谷歌等紛紛開放平臺吸引各類相關企業來搭建智能家居生態圈,開啟平臺化競爭時代。2014年1月,谷歌收購Nest Labs,并開放API給開發者,讓開發者利用Nest的硬件及算法,實現Nest和其他家居產品的互聯,進而對空調、冰箱、臺燈、風扇燈各式各樣產品進行智能化控制。蘋果2014年推出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用戶可以利用iPhone、iPad、Apple Watch對所有智能家居進行控制,打造綜合控制平臺,同時會開放數據接口給開發者,方便他們實現智能家居的創新。
2015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3000億元,同比增長31.4%。未來三年,中國數字家庭市場會形成500億元以上的新增規模,五年內新增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智能家電產品多在固有屬性上疊加上一定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功能。以冰箱為例,多開門,對開,容量,殺菌,智能保鮮,去除異味,智能化提醒功能等已成為產品新賣點。但智能化功能多停留在APP提醒、聯網服務等層面,缺乏自主性的智能和判斷工作??梢钥闯?,目前智能家居產品的核心功能主要仍集中在遠程控制,離真正的智能化差距還較大。
從企業層面來說,傳統家電巨頭海爾、美的、格力等,均積極布局,開發智能產品,同時尋求與互聯網企業的跨界合作,從單體競爭逐漸轉變為生態系統競爭。海爾與微軟、魅族,美的與華為、小米、阿里等,均已達成戰略合作,在資本、生態鏈、移動互聯網等領域探索合作路徑。同時,一些新興創業公司興起,多瞄準智能家電、智能插座、路由上網設備、照明系統、娛樂設備、健康健身設備、安防系統等單品進入市場,不過這些企業實力較弱,很多僅是曇花一現。